近日,有山东滨州市民在南部山区发现一种动物,经相关专家现场搜寻并确认,该动物为猪獾幼崽。这一发现表明这一地区已具备繁殖的自然条件,为滨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又一成果。
发现这种动物的市民叫李迎,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和动物保护志愿者。近期他与这种动物有过两次亲密接触,“第一次是在今年3月份,那天晚上我在山上露营,感觉和一只动物碰了一下,我被吓了一跳,那只动物愣了一会儿就跑了。借着灯光,根据以往在其他地方参观游览的经验,确认这种动物我在邹平第一次看到。”李迎觉得,他遇见的动物可能是獾。
5月28日,李迎与这种动物又一次不期而遇,不同的是这次遇到的是两只。“地点就在第一次遇到时的附近,当时正下着雨,我和它们走了个面对面。和第一次遇到时一样,两只动物看到我,又愣住了。”李迎介绍,“对视了一会儿后,一只獾向我冲了过来,我赶紧让开一条路让它过去,另一只同时转身就跑了。”这次,李迎拍下了视频,并发到了网上,经网友辨认后,认为是猪獾幼崽。
说到獾,很多滨州人应该都有所耳闻,但獾有多个种类,北方地区包括滨州常见的是狗獾,而猪獾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相对少见。两者明显的区别是,猪獾的鼻子像猪拱嘴,颈部呈白色,而狗獾的鼻子像狗鼻,颈部呈黑色。滨州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曾现春表示,滨州已多年未在野外发现过猪獾踪迹。近年来,在山东省内,也少有在野外发现猪獾的记录。
6月3日,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派出专业人员赶赴邹平寻找这一物种的踪迹。在群山中的一处被树枝遮掩的石碓里,发现一只体长在20厘米左右,长着一副猪鼻子,毛色黑白相间的猪獾幼崽。本着不打搅、不惊扰的原则,工作人员在拍完照片和视频后,迅速撤离现场。
发现猪獾幼崽比发现成年猪獾的意义更加重大。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尚帅博士认为:“发现成年猪獾,我们无法确认其是被放生,还是偷跑出来的。而发现幼崽,则说明猪獾已经在此地繁衍生息,表明这里已经具备了猪獾繁殖的自然条件。”
“这次发现猪獾幼崽是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又一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市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将加强对猪獾物种的巡护监测,不断完善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配套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携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州。”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唐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