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渔洞埠村的芦苇进入收割季。该村濒临虞河,湿地众多,适宜芦苇生长,目前该村约有苇田三千亩,家家户户种芦苇。
依托面积广大的苇田,渔洞埠村大力发展芦苇加工,当地村民利用种植的芦苇打帘子,编苇箔,做苇编,田里生长的芦苇经过村民的巧手,变成了增收法宝,芦苇加工也成为了渔洞埠村的特色产业。
记者:邵琨
报道员:姜昕 刘志强 王晓亮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
小雪时节,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渔洞埠村的芦苇进入收割季。该村濒临虞河,湿地众多,适宜芦苇生长,目前该村约有苇田三千亩,家家户户种芦苇。
依托面积广大的苇田,渔洞埠村大力发展芦苇加工,当地村民利用种植的芦苇打帘子,编苇箔,做苇编,田里生长的芦苇经过村民的巧手,变成了增收法宝,芦苇加工也成为了渔洞埠村的特色产业。
记者:邵琨
报道员:姜昕 刘志强 王晓亮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