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自导自演“村晚”,腊月到正月档期爆满-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1/17 10:21:48
来源:齐鲁晚报

退休老人自导自演“村晚”,腊月到正月档期爆满

字体:

春晖爱心艺术团“村晚”正在彩排。

  彩色的小龙在半空中飞舞,身后的锣鼓声欢快清脆。1月15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春晖爱心艺术团的团员们正跟附近几个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们一起,为龙年“村晚”的民俗文艺演出加紧排练。

  “这是我们第四年一起自导自演春节民俗文化演出了。”大虞街道东庄社区春晖党支部书记白冬梅说,对于他们而言,这已然成为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我们可能没那么专业,演得也不是特别好,但只要大家在一起开心、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从腊月到正月,春晖爱心艺术团档期爆满。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春晖爱心艺术团“村晚”演出队伍不断壮大,演出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编排文艺节目

  起初的时候,没人能想到自己有能力办一场“村晚”。没有道具,没有服装,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大家拥有的,仅仅是对于自己儿时春节的美好记忆与向往。“没有年味,过年也感觉不到热闹。”白冬梅说,他们这些退休在家的人时常觉得生活没之前有滋味,“日子比之前好了,但又总觉得没之前那么有意思。总想着跟小时候一样,过年大家能聚集在一起。”说到这里白冬梅的神色充满向往,思绪似乎回到了故乡。

  2020年,白冬梅的老伴用竹子做出了第一只“花车”,灵感来源于传统汉族民间舞“拉花车”,白冬梅兴奋地告诉身边的邻里朋友,他们可以尝试自己为自己演一场“村晚”。

  说干就干,一开始只是白冬梅夫妇与春晖爱心艺术团的几个老姊妹一起,大家动手做头饰、做演出服,做各种各样演出需要用的道具,后来社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大家努力回想小时候自己看到村里唱大戏老太太的样子,做各种各样的发饰。最开始我们人少,只有几十个,到现在已经好几百人了,需要的道具和服装也越来越多。”白冬梅说,因为艺术团没有活动经费,大家就自己出钱买做衣服和头饰用的材料,虽然这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好在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为了能让大家演出的节目更贴近生活,白冬梅跟社团里的姐妹一起,为演出写段子、小品,编排节目流程,真正做到自编、自导、自演。于芳琳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退休小学教师,于芳琳主动承担起编排节目的重任。“我们大家一块排练,一块化妆做道具,感觉特别开心。你看我今天穿的这件彩色坎肩,就是我们自己做的。还有这个头饰,是我们以花朵为灵感做的。”于芳琳边说边给记者展示自己的一身“行头”,她的语气中充满自豪,炫耀着自己与姐妹们的成果。

  重拾儿时春节记忆

  “村晚”筹备已有一个半月

  白冬梅告诉记者,龙年“村晚”从2023年12月1日起就开始筹备了,大部分彩排时间是在下午,挑阳光明媚的时候,大家换上服装头饰一起,敲锣打鼓,说唱逗乐,好不自在。

  “你别看我们穿上道具服又唱又跳的,但我们参加演出人员的平均年龄已经在65岁以上了。很多比较重的演出服现在已经用得少了,但大家都还想继续参加,我就让大家都一块扭秧歌,对体力要求低,这样人人都能参与进来。”白冬梅笑着说,自己有一年就因为排练节目抻到了腰,当时被大家扶着去了社区医院,针灸、按摩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即便这样,她都没想过放弃演出,放弃跟社区里的大家伙一块为自己表演一场“村晚”。

  “我记得最开始我们在社区演出排练的那年,社区里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大姐,她跟我说她也想参与进来跟我们一块,觉得我们特别快乐特别好。我就推着她的轮椅让她跟扭秧歌的队伍一起,也算是参与到了我们的演出中。”白冬梅说,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也加强了让他们每年都坚持排练演出的决心。

  “对于这边的老人们来说,一起排练演出,已经成为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我们可能没那么专业也没那么整齐规范,但大家在一起时的开心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代替的。”白冬梅说,现在他们不仅仅要在自己社区演出,还会去别的社区,去学校,向更多人传递他们的快乐。把“村晚”变成一种情感交流与文化宣传,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更多人获得幸福与快乐。

  夕阳西下,彩排也逐渐到尾声,几个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蹦跳着来到社区“村晚”的彩排现场,“毛驴,是毛驴!我能摸摸它吗?”“我也要,我也要摸摸它!”“你们看还有猪八戒呢!”孩子们叽叽喳喳围着演出人员转来转去,充满好奇的大眼睛一直盯着那些“逼真”的演出道具,花车、旱船、毛驴、大头娃娃、蚌精、猪八戒等等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元素聚集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村晚”画卷。

  对此,东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葛晓君表示:“我们一直大力支持居民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文化活动。希望能让更多居民参与其中,重拾儿时的春节记忆,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