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数量全国居首-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7/17 09:11:38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数量全国居首

字体:

  矿产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平稳运行的“粮食”和“血液”。今天(7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聚焦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新兴矿产,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找矿任务。

  “山东地处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接地带,地质演化历史悠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副省长温暖介绍,山东省围绕胶东金矿、鲁西铁矿等重点区域,设立25个战略性矿产勘查专项,持续推进精勘细查、攻深找盲,在新增资源量和新探明储量矿种上实现了“双突破”。

  “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金资源量583吨,富铁矿1.44亿吨,晶质石墨212万吨,金红石型钛37万吨,新增金、富铁矿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稀土等其他战略性矿产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初步估算,这些新增资源量价值超过5000亿元,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莱州西岭金矿成为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胶东地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地位进一步巩固,齐河—禹城地区探明新一轮找矿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高青县探明全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首次探明锂矿资源量,意味着国家确定的36种战略性矿产中,山东省已探明储量矿种达26种。

  山东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在端牢能源“饭碗”、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发现的174种矿产中,山东省有148种、占85%;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中,山东省93种、占57%。金、金刚石、自然硫、石膏、水泥配料用红土等5种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铁、煤、石油、晶质石墨等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列。

  山东坚持“立足省内服务发展,面向西部寻求合作,面向境外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扎实推动地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矿产勘查“走出去”战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成伟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省地矿局在省外、国外探获资源量金39吨、银190吨、铜62万吨、铅锌17万吨、铁392万吨、氧化锂1.67万吨、钾盐7.54亿吨、脉石英221万吨、萤石35万吨。

  “绿色山东、生态山东”是山东矿业发展的主基调。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发布绿色勘查地方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攻坚行动,新建矿山一律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逐步提升改造,持续推进历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十四五”以来,完成历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5.3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绿色矿山576家,其中国家级63家、省级464家,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数量居全国首位,大、中、小型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84.34%、81%、74.44%。

  科技创新已成为山东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山东省积极参与“十四五”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加强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突破了一批地质找矿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比如,加快推进“透视山东”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域地下三维地质模型,可以把地下1000米的地质结构、矿体等肉眼看不到的信息,像地表建筑物一样直观展示出来;省地科院深度参与嫦娥五号、六号月壤样品研究,刷新了月球演化的认知。全省现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员7人,2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表示,聚力推动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山东省将从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加快近海、深地勘查,强化科技智能支撑,创新繁荣矿业市场,加快矿业绿色转型等五方面重点发力。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整治打着各种旗号非法采矿问题,推动全省矿业高质量发展。(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