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高新区激发存量企业内生动力-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7 16:28:45
来源:大众日报

青岛海洋高新区激发存量企业内生动力

字体:

  当前,青岛海洋高新区正以一场静悄悄的“自我革命”,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不是盲目追逐新上项目,而是聚焦本土企业、深耕存量资源,通过精准的要素配置和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存量企业的内生动力。

  企业发展的“含新量”一直是青岛海洋高新区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这里的“新”包括新技术、新产业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是企业能否获得更多资源要素的关键评判标准。

  “只要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我们全力支持辖区存量企业发展,在土地、审批等方面有专属的绿色通道,为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提供最便捷的服务。”青岛海洋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车增兴表示。

  青岛海洋高新区辖区内,由海藻精深加工带动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拥有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和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两大领军企业。

  今年,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投资2.5亿元,新上高品质甘露醇智能化产线。“以前生产1吨甘露醇,要耗费100吨煤炭。经过反渗透膜工艺提取和葡萄糖转化合成甘露醇两次技术改造,我们成功实现降本提纯。目前,我们的高品质甘露醇年产能已达到1万余吨,快速实现了生产工艺和产能的双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5%,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该项目负责人徐超介绍。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筹资新购置绿色节能智能化设备400余台套。“我们正加大海藻胶囊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全部达产后,海藻药用胶囊年产能将达800亿粒规模,这也是我们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环。”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吴仕鹏表示。

  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原始创新活力,青岛海洋高新区想方设法通过拆迁改造,规划设立近千亩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

  “我们努力用最好的服务,全力破解本土企业增资扩产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及时帮助企业实现产能提升和技术升级,努力让好项目留下来、有奔头。”青岛海洋高新区经济发展部部长牟林表示。

  “我们的智能工厂项目是今年主推的当年开工、当年封顶、当年投产的高端宠物食品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预计达产后总产能可达3.6万多吨。”青岛康大控股集团项目负责人高凯表示。

  谈及青岛康大智能工厂项目,青岛海洋高新区规划建设工作负责人李政言语中很是感慨。这个项目初期拟通过新建厂房的方式投资建设,但因土地性质和规划等原因,一直未能快速落地推进。经与相关部门、属地街道和企业开展数轮会商调研,结合实际,最终明确了原有生产线技改升级和部分板块开发新建的思路,既满足了企业发展需要,又节约了土地资源,为项目的快速推进开辟了快车道。

  “今年以来,青岛海洋高新区11家本土企业通过增资扩产,盘活低效土地400余亩,走出了一条以存量换新量、扩增量、提质量的突围之路。”谈到存量企业技改升级项目情况,牟林如数家珍。

  青岛海洋高新区通过摆正“招商公平秤”、盘活“土地一盘棋”,不仅实现了有限资源的高效配置,更激活了本土企业的创新韧性与发展野心。这里的实践正在证明:真正优质的产业生态,并非全靠引进“新面孔”;持续培育“老朋友”,同样可以让它们迸发出持续向上的“向新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