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青岛市人才消费季推出针对人才的专属购车优惠后,我第一时间到活动合作门店体验,一来就有专属客户经理对接,服务周到,优惠也实在!”近日,市北区高层次人才杨涛在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试驾后,对享受到的专属礼遇连连称赞,当场交付了购车定金。他的“果断”,正源于感受到的真切诚意。
眼下,一场覆盖品牌汽车、家电数码、美食餐饮等7大场景的人才消费季在市北区火热开展,成为市北区以城市之名致敬人才的生动注脚。但这仅是市北区“北爱人才日”系列活动举措的冰山一角。近日,第四届“北爱人才日”活动在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启幕,围绕“聚才、兴才、用才、尊才”四大主题,推出20场优质活动,让人才创新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温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生生不息的人才动能。
让人才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爱才之心,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浸润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市北区深谙此理,将人才服务从“基础保障”推向“品质生活”升级,让人才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这从第四届“北爱人才日”的系列活动中可见一斑。市北区整合辖区优质资源,联合3家大型商超、8家新能源车企、上百家家电品牌,精心打造了7大人才专属消费场景,推出“人才专属套券”“消费直降”“折上折”等定向优惠活动,覆盖品牌汽车、家电数码、休闲购物、家装设计、美食餐饮、外出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
活动期间,每位人才都能感受消费特别礼遇:选购心仪座驾时,不仅有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还能享受人才专属购车优惠;京东MALL海信、美的、海尔、西门子等超100个品牌面向人才推出折扣,如人才购买大家电,还能在国补基础上再享折上折;华为、VIVO等热门数码产品推出人才专享优惠,最高立减1800元;就连家庭出游规划、子女教育培训,也能从凯撒旅业、新东方等机构获得专属补贴。
这份礼遇还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4家三甲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让人才健康有“医”靠;区内部分停车场可用“人才码”代替“通行证”,享受出行便利;盘活全区1200余套租赁型人才住房定向配租,让人才安居又乐业。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解决人才生活上的‘小事’,让他们更专注于事业上的‘大事’。”市北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让人才站上产业C位
从高校教授到企业“科技副总”,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夏力多了一个新身份。这一转变,源于市北区“北爱人才日”发布的《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中设立的“科技副总”岗位政策。
事实上,在正式受聘之前,夏力与山东杰瑞凯泰公司的合作已十分密切。由他负责的“45万吨/年乙烯法制氯乙烯工艺包”项目,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成果,已成功实现国产化,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随着“科技副总”的选聘,夏力及其所在团队与企业的联系将从“项目合作”迈向“深度绑定”,进一步打通产学研转化路径,加速高水平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副总”只是市北区系统性人才政策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巩固“人才引领创新、产业反哺人才”的良性循环,市北区发布的《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围绕人才“引育留评用”全链条,构建起“全周期、立体式”的服务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引什么人才,企业说了算。市北区聚焦企业科研实际需求,做实“揭榜挂帅”机制,通过“企业提需求、政府给支持、高校出人才”模式,协助企业选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6位教授入企任职。
育什么人,产业说了算。市北区创新提出“校企双向研修实训基地”概念,推动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链主”企业与5所高校共建合作平台,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谁是人才,市场说了算。市北区建立了以市场价值、创新能力、经济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中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等10家重点企业获授“荐才券”,可自主推荐优秀人才纳入区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范畴。
从精准引才到市场评价,从校企合作到平台赋能,市北区正以满满诚意和务实举措,构建起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发展生态。
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
对于心怀梦想的创业者,市北区积极搭平台、聚资源,着力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为各类人才提供从创意萌芽到发展壮大的全周期支持,助力初创企业稳健成长、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
“从项目参赛到注册落地,市北区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竞技舞台,更是一个涵盖场地、市场、资本的完整创业生态。”在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中试基地建设现场,橡胶绿色发泡新材料成套装备与技术项目负责人、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张振秀感慨道。该项目自市北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脱颖而出后,市北区通过校地合作、联合孵化的方式,为项目发展精准配套载体空间、启动资金、项目立项、研发生产等场景资源,张振秀也被推荐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以赛引才”已成为市北区招才引智的强引擎。自2020年起,市北区已连续5年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累计选拔优胜项目35个,其中9人获评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拔尖人才及省创业大赛特等奖等荣誉,7个项目成功获得市场化融资支持。今年,大赛创新设立“青创大赛”与“剧本大赛”双赛道,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也主动拥抱文化创意新热潮,依托区内新媒体产业集聚广泛吸纳文化创意人才,展现出开放包容、广纳英才的姿态。
为精准赋能人才发展,市北区还聚焦不同层次人才的多元创业需求,构建起“苗圃—孵化—加速”三级创业扶持体系,立体化打造省级创业示范街区、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等载体平台,依据技术水平、人才层次与项目阶段,精准匹配要素资源,推动人才成长与项目发展协同并进。
从暖心政策到机制创新,市北区正以“北爱人才日”为支点,撬动城区人才生态持续升级,生动演绎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