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威海高区正孕育着新的实践“样本”——以“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为载体,开启群众与文化相伴、城市与文化共融的“双向奔赴”,探索全民全龄全域全时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打造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新范例。截至目前,“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共举办活动1500余场,吸引15万余人次参与。
全民文化,让群众唱主角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鲜明标识,是群众生活的幸福表达。
基于此,2023年,一个由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文化品牌——“梦想星光 声动威海”全民歌唱大赛应运而生。活动一经推出,即释放出洪大的“文化声量”:5个月相继举办35场赛事,2.8万多人参与选拔,23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
经过两年的培育,高区越“赛”越勇,今年将全民歌唱大赛升级为“梦想星光”全民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推动“梦想星光”文化品牌创新生长、焕新升级。
全民文化艺术季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通过区级、镇街、片区、村居、网格层层举办活动,进一步拉长了活动时间线和进度条,呈现出“贯通全年、覆盖全域”的特点。“从春天的海选,到夏天的复赛,再到秋天的决赛,全民文化艺术季活动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用旋律传递热情,用音符点亮城市,是一场非常好的视听盛宴。”市民徐文志说。
全民文化艺术季采用“主题活动+系列活动”形式举办,参赛项目“扩容”到舞蹈、器乐、戏曲、曲艺、摄影、朗诵、厨艺等形式。同时,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吸引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今年以来,各镇街举办主题活动900多场次,吸引群众9万余人次参加。
“感谢全民文化艺术季为孩子们搭建了绽放光芒的平台,在这里,他们不再是需要被特殊关照的群体,而是和所有追梦者一样,用热爱点燃梦想,用坚持证明价值。”来自田和街道的蜗牛居手工坊负责人冷康康说道。
全域联动,让文化扎深根
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如何,文化活动的“可抵达度”是重要标尺。以全民文化艺术季为依托,高区打通了区、街镇、村居、网格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活动下沉到社区、园区、商圈、学校等公共空间,形成多元、多极、多层、多向辐射新格局,探索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服务新路径。
“这样的舞台太好了,既有传统艺术的展示,又有现代文化的演绎,观众看得有兴致,我们跳得也过瘾,之后的活动我还要叫上好姐妹们一起参加。”为让活动惠及更多群众,“梦想星光·全民舞蹈大赛”直通初村镇村居,29支队伍登台亮相,初村镇居民李梅兴奋地说。
为持续放大文化活动的“全民效应”,各镇街精准对接需求,精心策划组织,烹出了一道道“拿手好菜”。今年以来,高区怡园街道举办了羽毛球赛、舞蹈大赛、村运会、百家宴、篮球赛等各类主题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盛宴。田和街道举办的“长乐之秋”文艺晚会、和美公益课堂、棋王争霸赛等活动家喻户晓,逐步实现了活动资源从“丰富多样”到“特色品牌”的转型。
全新探索,让城市更美好
办一次节、兴一座城。全民文化艺术季不断丰富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拓展开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让城市更美好。
全民文化艺术季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递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不仅为本地居民搭建起展示平台,也畅通外地游客参与渠道,让高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时尚化、国际化。“我是河北石家庄人,来威海旅游时偶然参加了海选,没想到一路走到了决赛。我太喜欢这个文化味、人情味十足的城市了,准备来这里定居。”一等奖得主赵弦难掩喜悦。
以节聚势,当地打开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新路径。春节大活报、端午包粽子、国庆与国旗同框打卡……在高区,文化正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升华着城市形象,涵养着城市气质,进而把文化力量、活动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能量。
全民文化艺术季还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了文艺汇演、文体竞赛、展览市集等多元活动,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展示者、分享者,构建起横向协作、纵向联动、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蹚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高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