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青岛市气象工作研讨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岛气象部门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提升智能化网格预报能力,建成适合青岛本地使用的精准预报预警系统,开发了“百米级、分钟级”短临无缝隙网格预报产品,实现海湾城市风险决策“秒级联动”。
市气象局打破行业数据壁垒,创新建立了海陆空监测网、无缝隙快速更新网、本地化客观预报方法网、山海城湾水文数据网、地质和山洪数据网、交通信息网和海陆生态监测数据网等海陆空七层立体数据网,构建城市内涝服务场景、森林防火服务场景、公路交通服务场景、地质灾害服务场景、山洪与中小河流气象保障服务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气象服务场景等多维度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模型,有效提升城市韧性。
基于青岛山、海、城、湾的特殊地形和本地多发频发灾害性天气,青岛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开展本地化二次开发,开展多源资料融合、多模式集成、气象+AI等客观智能预报技术方法研发应用,优化降水、温度、大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智能网格预报订正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精准预报预警系统,就在今年7月份还深度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为大型无人机“云帆2号”首次海洋运输拓展测试提供了关键气象保障。
据悉,市气象局基于更新频次为3~6分钟、空间分辨率500米的组网监测识别反演产品和回波外推等临近预报预警产品,百米级、分钟级降水要素无缝隙智能预报系统,构建城市积涝风险预警方案。结合城市50个积水点实时数据和积涝阈值,计算积涝点短时强降水预报数据,构建城市内涝风险模型,开发了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产品,为城市内涝监管和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