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山东省郓城县召开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破解要素制约专题会议,现场为38家民营企业集中颁发土地不动产证书。这一举措既是当地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土地瓶颈的具体实践,更彰显了郓城县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拿到不动产权证,让企业吃下了扩建升级的‘定心丸’。”10月14日,在杨庄集镇工业园区,山东郓城骏通专用车有限公司扩建现场,15000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正加速建设。公司董事长刘成磊难掩喜悦,“原先企业年产专用车3000余台套,受厂房限制产能难以提升。我们向镇政府反映用地需求后,政府很快帮助解决了问题。”据介绍,新厂房年底投产后,骏通专用车公司将新增两条智能化生产线和一个环保喷涂车间,产能将跃升至年产6000余台套,用工规模也将从百人增至300余人。
骏通专用车公司的扩产故事,是杨庄集镇精准服务企业的生动缩影。杨庄集镇以盘活低效土地为抓手,通过整合闲置资源,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500余亩,同步新建现代化车间23个、新上智能化生产线100余条,成功引进联宁汽车、犇驰集装箱等4家优质企业,为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同时,该镇建立亿元级重点技改项目库,对19个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安排专人全程跟踪,确保用地保障与项目建设高效衔接。
杨庄集镇的实践是郓城县破解要素制约、推动传统产业增资扩产、技改转型的一个“切片”。“要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活力,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高产田’。”菏泽市副市长、郓城县委书记杨新胜在专题会议上明确要求,必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挖存量土地资源,以“一企一策”精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鼓励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同时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加快专业园区建设,确保“好项目不缺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黄启龙介绍,目前该局已累计为78家企业办理用地手续,助力56家企业实现“拿地即办证”,盘活发展空间1300亩。今年以来,该局联合部门、乡镇筛选103家转型升级企业形成目录清单,提供土地测量、规划设计“上门服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已为42家企业办理用地手续,盘活空间774亩;围绕“县—镇—村”三级产业节点体系,提供发展用地400余亩,深挖闲置低效用地1000余亩。
不仅如此,郓城县委、县政府将产业转型升级列为今年九大攻坚突破行动之一,扎实开展纾困解难助企远航行动,通过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企业外出找订单、制定助企20项实事等举措,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释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信号,全面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