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居民,社区近期请了书法协会的老师公益授课,感兴趣的小朋友可报名。”日前,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银海社区王文文在居民群发布的接龙信息,引来不少响应。作为以“融”为核心文化标识的省级试点文化书院,银海社区文化书院已成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阵地。
通过整合省级优质资源,该书院针对不同年龄层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红色故事宣讲等课程。今年以来,已举办活动50余场,服务居民超900人次。在这里,老人挥毫泼墨、青年舞动活力、孩童聆听红色故事,书院既是“精神港湾”,更是串联邻里、助推治理的“文化桥梁”。
近年来,石臼街道始终聚焦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拓展服务场景、丰富活动内容”的双轮驱动,打造出多元化的基层“文化阵地”。以文化惠民为纽带,街道成功实现了社区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协同增效,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服务。
不远处的林海社区同样精彩。社区“邻礼中心”作为“善邻有礼”品牌阵地,将文化与服务深度融合。在不久前的非遗鱼灯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剪轮廓、上色、拼接,亲手制作的鱼灯灵动鲜活。“邻礼中心”还定期开展非遗体验、议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居民学剪纸拓印感受传统魅力,议事会上共商环境整治等事务,志愿者为独居老人上门理发清扫……
多样接地气的活动,让社区更有温度与凝聚力,成为居民心中的大家庭。这些贴近居民生活的活动,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理念在林海社区深深扎根,也让社区变成了更有温度、更具凝聚力的大家庭。
除了打造特色文化阵地,石臼街道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出“接地气、聚人气”的实践路径,以“送文化”变“种文化”为核心,将省级资源精准下沉。银海社区《新疆舞分解动作》课程通过“基础+进阶+以老带新”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周六舞蹈课已成社区名片。
此外,街道还打造“石臼说”宣讲品牌,用通俗语言进广场、小区解读政策;常态化开展“阳光快闪”“四季村晚”,鼓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通过“公益银行”积分制,凝聚270人文化志愿者队伍,激活基层文化内生动力。
从“家门口”阵地到“接地气”服务,石臼街道在优化文化供给中拉近邻里距离、凝聚共识,既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更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实现文化惠民与治理效能的双向提升。(记者 郑笃凯 通讯员 滕文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