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推动的“现金+服务”试点项目中,山东省五莲县用一场场精准帮扶、一次次暖心陪伴,为困难家庭儿童铺就一条健康成长的阳光之路。
“孩子晚上总做噩梦,是不是和家里氛围有关?”在许孟镇一户低保家庭里,五莲县兴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赵凤梅一边记录《儿童多维脆弱性评估表》,一边耐心倾听孩子奶奶的倾诉。今年6月起,在日照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五莲县兴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团队走遍许孟镇、街头镇的村落,为232名6-17岁困难家庭儿童建立“一户一档”成长档案。档案里不仅有家庭经济状况、监护能力等基础信息,更藏着孩子们的“心事”:有的孩子渴望找到玩伴,有的缺少独立学习空间。项目负责人汤志敏形象地说,这就像是为孩子们画“成长画像”,让帮扶能精准对接每个孩子的真实需求。
志愿力量的融入,为困境儿童带来了持续的温暖与支持。项目着重培育在地化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两期志愿者培训,打造出一支由30名村妇女主任与热心邻里组成的儿童关爱队伍,他们成了孩子们身边的“心灵邻居”。在韩同学家,志愿者们定期到访,让这个母亲精神残疾、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感受到关怀与依靠,韩同学的奶奶常念叨:“知道总有人惦记着,心里踏实。”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项目志愿者还时常组织研学活动。8月中旬,“莲心助·感受青岛研学行”启动。在为期2天的行程里,30名孩子走进海军博物馆、奥帆中心、东方影都,在沙滩协作游戏中逐渐开朗,在聆听历史故事时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与此同时,社区课堂成为孩子们“家门口”的“成长加油站”。8月,项目志愿者在街头镇和许孟镇开展了2期暑期课堂,不仅有课业辅导帮孩子们查漏补缺,还将美育、卫生知识、安全课堂融入日常生活,40余名儿童在这里收获成长。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五莲县还注重标准化建设,致力于形成可复制的“五莲样本”。项目负责人汤志敏介绍,在服务过程中,项目已沉淀出一整套标准化资料包,包括《儿童多维脆弱性评估表》《志愿者服务手册》《社区主题活动课程包》等,还开发了系列培训课件和课程体系,涵盖志愿者基础培训、儿童心理发展、沟通技巧等模块,确保服务的规范、专业与温情。
据悉,未来该项目还将开展家长赋能小组、儿童抗逆力小组等系列服务,持续完善“专业评估+精准服务+资源联动+志愿陪伴”的标准化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