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已培育12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2 16:14:33
来源:大众日报

烟台市牟平区已培育12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

字体:

  傍晚的烟台牟平渔港,晚霞将海面染成金红色,归航的渔船鸣响汽笛,渔民们合力拉起渔网,银闪闪的鱼虾、肥美的三疣梭子蟹瞬间堆满船舱。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和政策,不仅渔获稳了,收入也翻了番。”老渔民孙建国捧着刚上岸的梭子蟹,脸上满是笑意。这样的丰收场景,如今在牟平已是常态。

  自2017年建成首个海洋牧场以来,牟平“养海”八载,已培育12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打造出11765公顷的“海上粮仓”。截至今年10月,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137949吨,同比增长5.1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7116吨,同比增长6.13%,海水养殖产量100443吨,同比增长4.80%,水产品产值更是突破35亿元。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牟平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谋划与扎实实践。

  走进牟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现场,大型机械穿梭其间,工人正忙着搭建渔港配套仓储设施。作为牟平海洋经济的“核心引擎”,这片区域规划的16个子项目中,已有4个完工投用,另外12个正加速推进,累计完成合同投资1.94亿元。

  “渔港建成后,不仅能容纳更多渔船停靠,还能带动渔获加工、冷链物流、海产品交易等产业链环节发展。”牟平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海洋发展科负责人孙德华介绍,未来这里将成为集“捕捞、加工、销售、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渔港经济综合体,进一步延伸“从浪尖到舌尖”的全链条产业。

  不止于渔港建设,牟平区还瞄准高端海洋产业发力。依托辖区海洋服务业基础,该区联合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申报了《AI辅助海洋生物功能制品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体系平台》等重点项目,目前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并取得批复,正在有序推进中。“项目的落地,将为牟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科技研发’升级。”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科研办副主任李晓宇说。

  眼下在牟平,科技正让传统渔业焕发新活力。“我们的高产优质扇贝良种培育与应用项目,拿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烟台和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车间里,技术人员正仔细观察扇贝苗种的生长状态。这个由和丰水产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研发的项目,不仅是烟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更是全国仅四个获奖项目之一。

  “我们持续推进水产种业提升行动,支持育苗单位培育栉孔扇贝优良品种、繁育绿鳍马面鲀苗种,目前已实现年新增网箱养殖20余口,年繁育绿鳍马面鲀苗种350万尾,让‘好种’为渔业增产保驾护航。”牟平区渔技站工程师孔清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渔民养殖技术,牟平区还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养殖区开展“科技下乡”。今年以来,该区已组织集中授课、线上培训等活动10余场,建成2处高标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50余户养殖户,推广深水网箱健康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等新模式,带动养殖户从“会养”到“养好”转变。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