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京沪系”楼宇为龙头,多个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特色产业园区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繁荣发展,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作为创新创业的聚集地,青创齐鲁大厦通过构建“三大平台”——青创齐鲁科创集聚平台、青企峰会“双招双引”平台、省市青企协协同发展平台,将资源链接效能发挥到极致。目前,40家入驻企业的近3000名青年创客,平均年龄仅29.6岁,在“上下楼”之间找到“上下游”,在浓厚的创新创业生态中加速成长。
今年初,山东涌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被大厦的创新活力所吸引,将办公室迁至19楼,并在20楼打造零碳智慧能源展厅。该公司的市场部陆总监表示:“我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组团发展’。”在青创齐鲁大厦,他们与楼内专注设备生产的德力西电气、售电的山东虹知数科等多家企业,自然地串联起了一条高效协同的绿色能源产业链。
这种产业链协同模式,正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体现。当空间从物理容器蜕变为创新纽带,企业的发展便获得更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大厦已接待各类考察35批次,举办“DeepSeek赋能新质生产力”等特色活动17场,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与合作的广阔舞台。
在大厦23层,山东葫芦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团队,正对来访家庭进行多维评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我们创新构建了全景式家庭赋能体系,通过全国首个青少年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瓶盖心理’AI平台,可以实时动态进度追踪,精准识别问题根源。”创始人之一马晓彤介绍道,“基于AI算法构建家庭教育数字生态共同体,不仅可以让我们触达更多需求人群,让疗愈手段更加灵活有效,还能丰富需求人群的求助渠道。”
如今,这个从大学生创业大赛走出的团队,从最初3人发展到236人,并依托山东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海量数据,自主研发了“1234全息式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和全家庭疗愈系统,构建起“互联网科技+心理健康服务”的新范式,可为6至35岁的需求人群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介入式疗愈与个性化心理康复方案。
“楼上楼下都是青春合伙人。”森普信息集团负责人王飞道出众多企业心声。这种“近悦远来”的磁吸效应,让大厦入驻率飙升至91%,并与周边“一院四馆”、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形成功能互补的建筑群落。
青创齐鲁大厦的成功实践,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围绕AI+产业,招引36家科创企业入驻,形成绿色能源、智慧教育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链;联合槐荫区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打造“槐惠企”服务品牌;建立“+1℃青创汇”孵化空间,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动5所高校创新实践基地挂牌落地,为产业持续输送人才。
青创齐鲁大厦的创新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创新生态、促进要素集聚、推动产业协同,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槐荫区,像青创齐鲁大厦这样的特色楼宇还有8座,它们与20个特色产业园区、800余家企业共同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