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肥城红”绘就民生温暖幸福底色-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14 21:34:34
来源:肥城市委宣传部

志愿服务“肥城红”绘就民生温暖幸福底色

字体:

  在肥城,从城市大街小巷到乡村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的志愿者身影,时时彰显着志愿服务的呵护与温度。近年来,肥城市以“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通过丰富品牌内涵、推出优质项目、提供专业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最靓丽风景,把社会温情传递到千家万户。

  品牌化建设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叫得响、立得住的志愿服务品牌能够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活动。肥城市立足本地实际,打造了“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诸多推进措施,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铺展到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

  “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我们链接整合资源,组建了1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推出了50余个特色项目,充分发挥老同志在社会治理、关心下一代活动中的余热作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元元表示。

  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肥城市推出了十余项重点措施,鼓励党员干部认领项目、结队开展服务便是其中之一。“把党员干部自身所长与群众所需结合在一起,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带动了更多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不断扩大‘肥城红’朋友圈。”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赵金生的话语,折射出了文明向善举措带来的良性互动效应。

  截至目前,肥城市已成立志愿服务队伍4700余支,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1100余家、注册志愿者23.5万余人,“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项目化运作“小切口”常态化服务民生“大文章”

  “独居老人日常家庭用电易出现安全隐患,我们上门免费帮他们解决问题。”王兆营所在的国网肥城供电公司“彩虹伴夕阳”志愿服务项目,先后为1800余户独居老人家庭提供用电“体检”,24小时专属热线妥善处置紧急救助上百起,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与守护。

  这是肥城市通过项目化运作推进志愿服务满全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的带动下,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精准对接群众日常需求、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孵化出了一大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

  为此,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平台、人民建议征集、12345民生服务热线等渠道收集的群众“需求”进行梳理细化,编制志愿服务项目推介手册,开展“菜单式”“点单式”服务,以“小切口”常态化服务“大民生”。

  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新’火燎原信治龙山”志愿服务项目建成暖“新”驿站35处、打造暖“新”食堂可服务数百位骑手;在退役军人关怀领域,桃都老兵“三心守护”志愿服务项目帮助300余名生活困难退役军人改善生活条件、常态化关怀慰问32位老革命军人;公益拍摄志愿服务项目为5000余名老人免费拍摄装裱肖像照,助农志愿服务项目助销农产品解决农户“燃眉之急”……

  多元服务暖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今年泰安市举办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肥城参赛项目实现了30进7,取得了1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

  专业化服务公益事业有“温度”更“精准”

  “感谢娟姐两年来的陪伴,让我从‘敏感少年’变得阳光自信,还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担任了班长!”元元是“娟姐陪伴营”志愿服务项目的受益者,如今的他,正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娟姐陪伴营”是肥城市推出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之一,由沙盘心理师、催眠疗愈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志愿者队伍,通过“家庭预防—学校发现—社会干预”专业化服务体系,先后帮助7位青少年化解心理危机。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新势能’,让我们的服务更精准、更规范。”赵金生表示。肥城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定期举办志愿服务项目评审活动,以赛促学、学教相长,让更多的专业化项目脱颖而出。同时,整合资源建立专家库,加强项目指导和队伍建设,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守护蓝志愿服务救援队为小朋友耐心讲解防溺水知识

  “作为专业化志愿服务救援队,我们有20人拿到了国家级救援证书,80余人拿到了医疗急救、无人机驾驶、冲锋舟驾驶等专业技能证书。”守护蓝救援队负责人王云鹏介绍,过去三年,他们成功救助遇困群众200余人。

  如今,志愿服务精神已融入了肥城的大街小巷、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在“肥城红”志愿服务品牌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化身志愿者,用他们的热忱的态度、专业的服务、辛勤的付出,让这座城市更温暖、更宜居。(迟晓妮 王首魁 徐凤喜)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