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城市,青岛市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率先构建起“制度化、标准化、市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通过健全制度保障、构建标准流程、推进市场运营,青岛不断打通数据资产开发、交易与价值释放路径,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健全制度化体系 筑牢数据资产管理根基
2024年11月11日,青岛市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完成交易,创下山东省首单、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首单的成绩。该笔交易是青岛市获批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后,在数据资产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
为巩固试点成果,青岛市围绕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建立健全制度性保障。今年4月29日,《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从制度上对数据资产配置与登记、有偿使用、收益分配、销毁处置、监督管理等生命周期全过程做出系统规范。同时,该管理办法还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将成本作为数据资产分类和归集的暂行标准,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登记入账提供指引。
针对数据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这一“核心”问题,青岛市通过印发《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暂行规定》,以明确数据资产权益、明确收益分配比例和明确持续发展路径等“三个明确”破解不愿共享、动力不足和价值释放等“三大难题”,打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后一公里”。
在数据资产权益方面,青岛市明确由持有数据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享有数据资产收益权,财政部门根据有偿使用收入情况安排资金,支持供数部门数据资源治理,破解部门“不愿共享”难题。在收益分配方面,青岛市首创单笔收入累进动态分配模式,科学设置数据资产运营收入基准,超收部分分配比例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倾斜,破解运营主体“动力不足”难题。在持续发展路径方面,青岛市构建“供数-资产-运营-收益-再投入”的数据资产增值循环体系,推动更多数据资源价值转化,破解数据资产“价值释放”难题。
此外,青岛市还印发《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审批流程(试行)》《青岛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收入入库流程(试行)》,为数据资产有偿使用和收入入库提供操作指南。
构建标准化流程 打通数据资产运营闭环
围绕数据资产开发利用,青岛市逐步构建起“确权登记-授权运营-流通交易”标准化流程,完成数据资产开发运营全链条实践。
一是建立登记体系,推动要素转化。青岛市积极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筛查和登记,通过数据治理形成数据资源集,统一要求在省级以上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进行登记。对初步达成使用意向且预期能够产生收入的数据资源,在完成价值评价和合规审查后,发放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并将其录入市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去年,在青岛市财政局协助下,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对存量数据资源进行筛查,梳理出综合交通运行分析每日数据等3类共13项数据,整合形成“城市交通运输分析数据资源集”。目前,全市已完成14个领域数据资源登记,完成4个领域数据资产登记。
二是强化授权运营,促进价值释放。青岛市搭建起“1+1+5+N”的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包含1个区块链底层平台、1个数据保险箱、5大保障体系和N个场景,制定35项数据安全合规运营标准和规范,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平台,青岛市开展数据汇集和场景运营,多源数据融合后进行开发利用。
三是畅通交易链条,完善收益分配。青岛数据集团根据运营成本和预计产生的收益,与数商进行磋商,确定提供数据服务的交易价格。数商开发形成的数据产品,通过大数据交易平台或线下协议等方式进行交易。青岛市还创建单笔收入累进动态分配模式,数据资产运营收入中归属于青岛数据集团的部分,由青岛数据集团计入营业收入;归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由青岛数据集团将数据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缴入国库。
推进市场化运作 激活数据要素经济价值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发起成立“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公共数据运营大市场联盟”“海洋可信数据空间联盟”,吸引聚集63家场景型数商、26家服务型数商、6家数据经纪人公司。同时,出台支持数据产业发展财政政策,对获评国家级“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的企业和年度数据流通交易额全市排名前十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给予奖励。
2023年10月,青岛成立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与厦门、武汉等9个城市以及深圳、贵阳两个数据交易所数据资产登记互认。
在影视、文旅、卫星遥感、工业等重点领域,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架了350余个数据产品、模型和算法,数据交易额累计近8000万元;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平台,上线数据产品67项,累计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
围绕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青岛逐渐形成“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协同化数据产业生态日益丰富,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
近年来,青岛地铁集团“商业保理数据资源集”、青岛能源集团“气热一体智慧能源协同管理平台”、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公共交通智慧运营及分析数据集”、上合控股集团“多式联运物流行业空间数据”、青岛数据集团“企业核验信息”、青岛北岸集团“数字城市建设领域数据”、青岛真情巴士集团“车智网机务管理及公交服务”等数据资产,相继获得银行授信或质押融资。目前,青岛市10余家企业实现数据融资达2.8亿元。
随着数据资产市场化探索的深入,青岛市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卡奥斯集团通过制造企业的注塑机运行数据,研发注塑大模型,每年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国实科技公司通过汇聚海洋环境、海洋遥感等四大领域292类数据资源,带动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相关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