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陆海相拥 “链”达全球-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1 07:56:14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陆海相拥 “链”达全球

字体:

  近日,一辆满载太阳能光伏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从山西太原内陆港驶出,如同钢铁长龙蜿蜒向东,朝着青岛港不断前行。太原三面环山,远离海洋,以往一票货物从工厂装货到码头出口,通常需要5—7天,还面临着高昂的陆运成本。如今,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以下简称“物流集团”)打造的“太原—青岛港”海铁联运图定班列,将全程最快时效压缩至48小时,为当地上千家外贸企业搭建了通往世界的“快速通道”。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关系着生产与消费、贸易的顺畅衔接。太原企业出海的效率之变,是物流集团“十四五”以来,围绕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陆海联动,加快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担当:境界之变

  2019年12月27日,伴随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落子”济南。5年来,物流集团定位在全球港航物流业发展轨道上谋篇布局,迈出从“立足口岸”到“联动陆海”的坚实步伐,蹚出了由“传统业务”向“现代物流”的蝶变之路。

  依托港口优势、着眼广阔腹地,物流集团发展逻辑从过去的“固守一隅”,蜕变为“放眼天下”,致力于把山东港口的“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今年7月22日,满载元明粉、钛精矿的海铁联运班列从成都鸣笛启程,驶向山东港口青岛港。这是由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全程代理操作的首条“北向班列”,标志着山东港口第106条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开通,更为川渝地区产品出海开辟物流新通道。

  5年来,物流集团在全国新布局建设内陆港43个、新开通班列41条,累计布局建设内陆港54个、开通班列106条,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这些内陆战略支点与港口“遥相呼应”,构建起“航线+班列+内陆港”的全流程服务网络,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一条条物流通道穿山越水,为内陆打通“出海口”。

  物流集团融入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大局,从整合到融合、从攻坚到突破,推动物流资源高效集聚、战略作用充分发挥。5年来,物流集团攻坚克难,构建起“1+7+10+2N”的架构体系,拥有下属单位70余家,遍布省内地市及国内重点物流枢纽城市。业务覆盖集装箱、大宗散货、油品、件杂货等全货种,涉及80余项服务,打造了专业突出、业态丰富、链条完整、绿色智慧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品牌,成为覆盖全领域、全业态的物流企业。

  2023年以来,物流集团顶格推进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地方、服务经济发展,组建油品、矿石等项目专班,集成港口供应链全要素,推出服务产品20余个,创新业态20余项,打造“电商保税进口”等多种商业模式,有力撑起山东港口“第二赛道”。在服务产业方面,针对“新三样”、冶炼制造、装备制造等热点行业,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2024年外贸“新三样”年出口操作量达3.1万标箱,同比增长35%,有力促进“两业”深度融合。

  5年来,物流集团海铁联运年操作量突破420万标箱,年均增长近20%,推动山东港口海铁联运量连年领跑全国沿海港口。

 破局:格局之变

  近期,一批炭黑货物经过海运抵达青岛港后,乘着中欧班列直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依托智慧云仓系统,物流集团为货物生成电子仓单,帮助进口企业获得保理融资。这是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与投控集团联合操作的进口炭黑货押融资业务,标志着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首笔仓储监管业务落地,推动“港口+金融+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向实向深。

  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通道,以大通道服务大贸易,物流集团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高效出海通道的同时,更聚焦创新突破,拓展延伸服务链条,让物流不仅是“物流”。

  业态创新,打开了发展的“大格局”。物流集团创造性提出“平台物流+智慧物流”的新思路,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5年来,网络货运、多式联运、客户服务、化工供应链、供应链综合服务等经营中心,整车、化工、纸浆、电商、冷链等专业板块,呈现出扇面突围、多点突破的蓬勃发展之势。2024年,物流集团新兴业态利润贡献占比达到18.3%,是成立第一年的5.5倍。另外,生活消费品青岛、济南、日照分拨中心相继投产,“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的分拨体系正在形成,推动山东港口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加速转型。

  模式创新,树立行业标杆。5年来,物流集团创新推出了以“第四方物流平台”为特征的“郑州模式”,打造了实现“鲁滇双中心、全国多基地”仓储布局的“云南模式”,探索了代表“三区互融”“多方合作”典范的“临清模式”,形成了顺应消费需求、助力港口转型的“济南样板”,积累起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地域突破,让港口“链接力”超越空间之界。物流集团加快输出山东港口场站模式,业务由青岛拓展至日照、威海,再由省内拓展至省外的大连等口岸,推动集装箱场站突破260万平方米,年操作量突破440万标箱。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先后设立韩国平泽、仁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比利时安特卫普、泽布吕赫,老挝琅南塔等海外物流节点,有效形成辐射东亚、东南亚、中亚和欧洲等地的国际化布局。

  升华:气质之变

  9月18日,山东港口参与投资建设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绿色智能物流综合园投产,园区将锁定橡胶、咖啡豆、工业硅等主力货种,打造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农产品、期现货仓储、交易、物流集散中心,将为滇鲁两省服务、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载体。

  从3座云南仓库接连落地并迅速实现满库运营,到这座物流综合园的投产,物流集团近年来扎根云南、服务云南,与当地现代物流体系和产业布局融合越来越深入,为区域产业升级与沿边对外开放注入全新动能。不只是在西双版纳,物流集团以服务能力提升的质变,实现对全国腹地产业供应链高度赋能。

  物流集团与重点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有力拓展供应链综合服务范围;协同港口拓市场、搭链条、建通道,创新设计“车船直提”“一单到底”“两港铁路+短捣”等上百项物流协作方案,有力提升服务能级。

  随着山东港口现代物流事业发展,物流集团全面深化与地方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企业等各方的沟通协作,连年召开“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承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放大行业“生态圈”多方联动价值。2024年助力济南成功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物流集团先后荣获国家“中国物流企业前50名”、5A级物流企业、3A级信用物流企业,获评“山东品牌价值企业”、“影响济南”名企名牌,连年获评上期所“全国优秀交割仓库”,成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

  现代物流新质生产力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物流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5年来,物流集团以数字化升级发展智慧物流,打造“一通四达”数字物流产品(陆海通,海运达、陆运达、铁运达、跨境达),提供线上化服务300余项,并积极打造“SupplyX3”全场景集成服务体系,提供全球代采、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综合解决方案;落实“双碳”战略打造绿色物流,获评全国港口首家“碳中和”仓储类物流企业。

  五年光阴,历历在目;五年巨变,天翻地覆。历经5年的发展,物流集团迎来了打法升级、能级嬗变的关键期,迎来了以供应链综合服务推动产业升级、港口转型和行业进步的攻坚期,迎来了有条件有能力在更高维度上服务国家战略的机遇期。站在新的起点上,物流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空杯之心、奋斗之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扛起“首位担当”,躬身“三大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彩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范薇)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