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姓什么吗?”“我知道,姓‘子’!”近日,在山东省郯城县书香檀悦小区党群活动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小课堂正在进行。“孩子们参加‘行知业校’活动后,课余生活和知识体系都丰富了不少。”旁听的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老师郑清玉说。
今年4月,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以“党建引领、教育惠民”为核心,打造了“行知业校”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将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至社区。这里的志愿者大多是在职教师,他们会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利用课余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兴趣课程。
“刚开课的时候,课程都是由我们领办。随着各个社区积极参与,逐渐演变成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自办课。”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育才告诉记者,“行知业校”坚持教师“自愿报名、主动参与”原则,通过正向激励吸引教师参与。“社区居民需要哪些课程,可以和行知业校委员会商量。对于不好开展的课程我们也会帮忙协调。”刘育才说,“今年暑假我们还专门从潍坊学院请老师来上科学探究课呢。”
对于社区居民而言,“行知业校”也是家庭教育的得力助手。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李永利作为“行知业校”教育咨询室的一员,经常来为居民解答教育难题。“有位家长曾因为孩子叛逆期厌学而焦虑,我跟她聊了三次,从亲子沟通技巧到心理疏导方法,慢慢帮她找到了方向。”李永利回忆,后来这位家长特意带着孩子来反馈,说孩子不仅愿意上学了,还主动跟家长分享学校生活。
“行知业校”还将这种按需定制的理念延伸至教师培养领域,为老师们开设了“定制课堂”。通过“学员点单、师资接单”模式,开发多门定制课程,涵盖教学方法提升、心理健康辅导等。郑清玉告诉记者,前不久她报名参加了心理健康讲座,受益匪浅,现在自己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教学压力,也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疏导情绪。
“‘行知业校’不是简单的社区服务,我们要将‘行知业校’打造成集思想教育、专业提升、教师交流、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刘育才说。截至目前,行知业校已组建90余人的教师志愿服务队,累计提供课外志愿服务40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