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这条过了!”在济南长清各个拍摄片场中,指令此起彼伏,映照出中国微短剧市场的火热。
数据显示,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今年预计将突破634亿元。随着微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在这股浪潮中,长清正凭借其产业根基、区位优势和人才资源强势抢滩,期待打造属于山东的“小横店”。
场景赋能
打造拍摄“优选地”
威严庄重的法院审判庭、设备齐全的医院手术室与病房、1:1还原的地铁高铁车厢……走进长清清影影视基地,现实与剧情的边界瞬间消融,这里几乎覆盖了现代微短剧所需要的所有叙事空间。从审讯室的单向透视玻璃到“总裁办公室”的黑檀木书桌与书架,每一处场景都精致考究,让剧组轻松实现“拎包开拍”的创作便利。
“以前拍室内戏得自己搭景,既耗时间又费成本,分散的场地还会增加转场负担。”清影基地负责人徐龙驰介绍,8000平方米的基地整合了别墅、医院、办公室、天台等60多个多元场景,剧组几乎无需辗转。“拍摄效率至少提升30%,这对追求快节奏产出的微短剧行业来说至关重要,一部微短剧基本在一周内就能完成。”
自2025年7月开始拍剧以来,作为全市第一家短剧拍摄基地,清影基地迅速成为影视创作的“热门地标”:近20个剧组在此完成拍摄,高峰期一天内有5个团队同时拍摄,已签约剧集更是多达130余部。
“我们选此处进行拍摄,正是看中了这里自带年代感的环境。”主旋律微短剧《你郝大胆》近日在长清方峪村圆满杀青,主创团队人员表示,这里的一树一瓦都与剧本完全适配。室内场景精准适配需求,室外资源更显长清的“地利”优势。作为天然的“摄影棚”,长清境内40余处特色取景地覆盖多元题材——灵岩寺的古建飞檐完美适配古装剧,方峪村的青石板路承载年代故事,园博园的湖光山色点亮现代剧情。
“以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现在跟着剧组参与全流程,能够直接让专业落地。”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大二学生宁梓茹谈起参与微短剧《探案长相思“女主”》拍摄工作的经历,仍然津津有味。在这个由学校与企业联合摄制的项目中,她不仅客串演员,还能够参与摄影、灯光、场务等多岗位,了解微短剧的完整拍摄过程。长清微短剧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拍摄基地等硬件支撑,更需要构建集创作、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而人才正是生态链上的核心环节。得天独厚的是,长清坐拥12所驻区高校、近20万名师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蓄水池”。
政策先行
抢滩文化产业新蓝海
近年来,微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近期发布的《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今年预计将突破634亿元。地处“济南西大门”的长清,正凭借独特优势在这场产业竞争中崭露头角。依托山东省首批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长清正致力于建设京沪产业转移承载区和独具特色的北方视听产业集聚区。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长清区专门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文旅、融媒、工信、投促等多部门参与的网络视听产业工作小组,形成统筹推进合力,率先在全市出台《济南市长清区扶持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其实施细则,从基地建设、内容创作、精品奖励等8个方面提供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发展近一年来,长清区目前注册网络视听相关企业已接近35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4家,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如今,长清区网络视听产业‘一核多园’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长清区融媒体中心高级编辑王长龙表示,西城软件园作为核心承载区,聚焦产业孵化、技术研发和总部经济功能,各拍摄基地与园区则提供专业化场景及配套服务,协同发力构建完整生态。

